请问"蓝色多瑙河"这支曲子有什么故事或来历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05:55:05

1866年。当时,小约翰·施特劳斯任维也纳宫廷舞会指挥。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的指挥赫尔贝克约请小约翰·施特劳斯为他的合唱队写一首合唱曲。这时的小约翰·施特劳斯虽已创作出数百首圆舞曲,但还没有创作过声乐作品。这首合唱曲的歌词是他请诗人哥涅尔特创作的。

1867年,这部作品在维也纳首演。因为当时的维也纳在普鲁士的围攻之下,人们正处于悲观、失望之中,因此作品也遭到不幸,首演失败。直到1868年二月,小约翰·施特劳斯住在维也纳郊区离多瑙河不远的布勒泰街五十四号时,把这部合唱曲改为管弦乐曲,在其中又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并命名为《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这部乐曲同年在巴黎公演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仅仅几个月之后,这部作品就得以在美国公演。顷刻间,这首圆舞曲传遍了世界各大城市,后来竟成为作者最重要的代表作品。直至今日,这首乐曲仍然深受世界人民喜爱。在每年元旦维也纳举行的“新年音乐会”上,本曲甚至成了保留曲目。

河,又是河!
上周听了奔流的伏尔塔瓦河,这次听听另一条河——多瑙河。
多瑙河是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多瑙河沿岸各民族都有描写
它的作品。今天介绍的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和伊凡诺维奇的《多瑙河之
波》。
呵呵,介绍一首入门得不能再入门的曲子。施特劳斯风格的音乐虽然在有些人眼里似
乎是“不入流”的作品,但从开办“古典音乐之旅”的初衷来看,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了
解并喜欢古典音乐。在这一点上,我想,《蓝色多瑙河》应该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十九世纪维也纳的施特劳斯家族,可以说是一个堪与中国古代“三苏”相媲美的音乐
世家——父亲老约翰·施特劳斯和他的三个儿子小约翰、约瑟夫和爱德华都是才华横溢的
音乐天才,在古典音乐史上留下不朽的传奇。著名指挥家克莱门斯·克劳斯对施特劳斯家
族的音乐推崇备至,也正是他把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变成一个真正的展示施特劳
斯家族音乐作品的窗口。
小约翰·施特劳斯被世人称为“圆舞曲之王”,其实他的父亲一生写了150余首圆舞
曲,被誉为“圆舞曲之父”,是维也纳圆舞曲体裁的奠基人、名副其实的“圆舞曲之王”
,但仿佛